廉官知儉
“儉,德之共也;侈,惡之大也!鼻趦節(jié)約是中華民族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歲月留下了一個個崇儉戒奢的動人故事。本文選取了三位廉官的節(jié)儉故事,細細品讀,值得沉思。
晏子是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,他一生行儉,對后世影響很大。有一次,晏子正準備吃飯,齊景公的使者突然到來,晏子并未另外添加飯菜,只是一分為二,讓使者與自己共餐,結(jié)果兩人都沒吃飽,使者遂將此事稟告給了齊景公。齊景公驚訝道:“作為宰相之家,竟如此貧寒,我還不知,這是我的過錯了!庇谑,他派人送千金給晏子,讓他供養(yǎng)賓客。晏子卻拒不接受,齊景公多次相送,最終晏子辭謝道:“我家不貧窮啊,我將您之前的賞賜用來照顧父母妻兒,延伸到朋友,并以此救濟百姓,已經(jīng)足夠豐厚了,您再給我過多賞賜的話,我直接散發(fā)也不好,自己私藏起來更是錯誤,這都不是智者的作為!庇纱岁套颖戆仔嫩E,“夫十總之布,一豆之食,足于中,免矣!敝灰幸麓酗埑,內(nèi)心就很滿足了,這樣也可避免禍患啊。
“倔相公”王安石一貫視飲食為小事,粗茶淡飯,自得其樂。有一次,王安石兒媳家的親戚蕭公子前來拜見,王安石說請他吃飯,這位蕭公子很是期待。誰知,王安石并沒有用什么盛宴款待他,而是幾枚胡餅,幾塊豬肉,隨即主食一并送上。蕭公子大失所望,覺得太過普通,難以下咽,只吃了胡餅的中間部分,還余有四邊。王安石倒是吃得津津有味,見蕭公子嬌縱,王安石也不嫌棄他,將他剩下的胡餅拿來吃了,蕭公子感佩王安石的節(jié)儉之風,不禁慚愧退下。王安石身為宰相,不以山珍海味為美,是因他對個人享受不感興趣,一心都在推動國富民強的改革大業(yè)上。
與以上兩位相比,北宋宰相呂蒙正對于節(jié)儉則另有一番心路歷程。呂蒙正寬宏大量、正道自律,敢于直諫、善于識人。史書記載,有一個官員想巴結(jié)呂蒙正,送給他一面古鏡,并聲稱有很神奇的功效,能照出二百里遠,呂蒙正拒絕了,他笑道:“我的臉不過碟子那么大,要能照二百里的鏡子干什么呢?”別人聽說了后都對他很佩服。
呂蒙正小時候家中很貧窮,曾拾別人不要的瓜吃,后來任宰相后,他還建了一座“饐瓜亭”以示紀念。呂蒙正后來在生活上也講究起來,變得更奢侈了。他最喜歡喝雞舌湯,有一天,他閑逛到自家花園,見墻角有一土丘,便好奇地問那是什么,旁邊的人回答,這是為相公準備雞舌湯所殺的雞毛堆。呂蒙正很驚訝,我食雞有這么多嗎?旁人表示,一只雞才一條舌,一碗湯又有多少條呢?呂蒙正沉默不語,深感懊悔,從此再不喝雞舌湯了。呂蒙正知過能改,注重家風,其后輩多有名人,他本人也被譽為一代賢相。
縱觀以上三位廉官,晏嬰在節(jié)儉中得到滿足,王安石不以節(jié)儉為節(jié)儉,而呂蒙正知奢即返,回歸節(jié)儉,三者因際遇和認知而各有側(cè)重,就像三面鏡鑒,可供人們對照反省。愛惜糧食、杜絕浪費,并不因生活條件好轉(zhuǎn)而改變,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,對于當前仍有重大意義。因為,這不僅是與一粥一飯有關,更與保持銳意進取精神,培育節(jié)儉清正品格緊密相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