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菜陶
明清兩代共有262任漕運總督,能擔任漕運總督,都是歷練多年且最得皇帝信任之人。他們駐扎在淮安,手握數額巨大的漕運經費,權力很大。
有這么一個人,他三次擔任漕運總督這一重要職位,深得皇帝和朝中同僚認可,也頗得下屬與百姓支持,可他的日常餐飲僅僅只需一盆素菜下飯即可,不僅不按慣例將吃喝用度列支在辦公經費上,還將朝廷正常發(fā)放的俸祿賞賜全都捐獻給了災民,民眾感念他的恩德大義,親切稱呼他為“青菜陶”。
這位好官名叫陶琰(1449年—1532年),字廷信,別號逸庵,少時聰敏好學,過目成誦,成化十七年(1481年)登進士。
陶琰擔任漕運總督時,漕運體系已相當敗壞,作為漕運指揮中心的淮安,更是矛盾尖銳糾紛復雜。為維系邊關用度、保證京城日常開支而設立的漕運制度亂象紛呈:有的官員利用漕船、運道轉運私人物品,有的官員胡亂征用負責漕運的漕兵,甚者一路敲詐勒索,利用公權滿足個人私欲,給漕運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負擔。
面對以上種種貪腐現象,陶琰一律秉公執(zhí)法鐵面無私,遇到騷擾地方、假公濟私之輩,他殺一儆百毫不留情,并且以身作則,嚴令手下人也必須遵照執(zhí)行,否則一旦發(fā)現違法事實,將從重處理,在他的管理下,漕運狀況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。
漕運最開始選取的征糧區(qū)都是水土豐茂、物產豐富的產糧區(qū),但漕運沿線民眾長久承擔過重的負擔,生活竟愈發(fā)困苦。陶琰于是對漕運沿線展開調研,了解到因為倉儲條例等方面的緣故,需要沿途的軍民進行很多并不必要的工作,這些額外的任務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。
陶琰決心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現象,他多次就上述問題上奏朝廷,為民眾爭取了不少實際利益,并且從制度入手,努力根據當時的實際條件,將漕運制度修改完善,在他的努力下,漕運秩序得到了有效的恢復和維持。
對待民眾,陶琰始終實心實意;但對自己的生活,他非常簡樸,日常飲食、穿著、出行以勤儉節(jié)約為原則。到了退休的年紀,他反復申請,朝廷都不批準,一直到七十五歲時,考慮他實在年老體衰,才批準了他的退休申請,陶琰回鄉(xiāng)時,隨身行李只有三擔,一點多余的東西都沒有。他將自己的大部分俸銀,都用于救濟災民,也贏得了生前身后名。
青菜最是樸素,有的人覺得乏味無比,有的人卻能從中嘗出甘甜,陶琰就是后一種人。這份甜,嘗在口中,喜在心間,因為這是堅守清廉、抵御誘惑的確證。